疫情前,上海展览数量和展览规模均跻身全球前列,更是很多国际展会举办的首选地。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等大型会展场馆引领下,上海会展业不仅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也是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但在2020年和2021年,上海会展行业始终维持在“半年营业”的情况,2022年上海会展业更是除了举办进博会及压力测试展会外,大部分展会停办、取消、延期,行业上下游相关企业面临一定困难。
疫情冲击下,会展业已经全面步入产业的战略重构和创新蜕变的全新发展时期。上海是国际会展之都,也是国内会展龙头,近3年来受疫情因素影响,会展业发展面临挑战。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业内翘首以盼线下会展业“破冰”。
会展行业迎来的新趋势:
一,是展会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验证,体现出展会核心价值存在的必要性。
二,是疫情为企业发展优化了竞争环境,这是一个优胜劣汰、沙里淘金的过程。
三,是展会催化行业充分竞争,也推进更多主办方之间的合作,在高效低耗的互通中不断释放市场价值。
后疫情时代带给展会的影响:
一,疫情三年来,很多展会延期甚至取消,对展会的收入规模及利润产生一定影响,企业也被迫压抑了很多参展需求,大部分行业人士表示,企业可以忍住一两年不参展,但是三年绝对不行了,三年不参展,等于将市场拱手让人。
二,疫情放开后,展会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企业的商贸需求早已压制不住了,相信会展行业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商贸流通领域,也必将迎来快速恢复期。
三,受经济景气影响,企业预算普遍收紧,同类或近似主题展会间对优质资源的的竞争将加剧。
四,越来越多会展圈外企业正在跨界加入竞争,会展企业在垂直领域的资源整合力和影响力被削弱,市场空间被挤占。会展业是周期性行业,疫情发生前,多数会展企业习惯于按照行业淡旺季、展会周期进行工作排期。疫情改变了这种状况。
会展公司:
上海信可威展览设计公司专业从事展厅设计装修、展会展位设计、展台搭建的展览服务,同时提供展示设计,承接大小型展会布展,作为展览公司致力为客户提供前期策划、设计创意、现场搭建和维护、全国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个国家各个城市的一站式会展设计搭建服务。
作为展览设计公司,尽管受到了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但展会作为连接市场与用户、服务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小编看好2023年的展会市场,受创的会展经济有待恢复,需要至少两年以上的时间;重启后展馆的高负荷运作;经济影响整体的运营成本和效率;上下游产业链业务的停滞,需要较长的巩固时间等。
考古遗址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蕴含了古代社会各方面的信息,那么如何针对遗址的保护,对于遗址,可增设文化展厅,借助于遗址展示提供的场所,利用相关手段展示与遗址相关的传统文化内涵,其有益于全面诠释一个遗址的传统文化特色,加深人们对考古遗址和相关历史文化的认识。文化展示对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至为重要的,可以弥补遗址展示的缺点。近日两会热点,“海北遗址就位于我们垦利区胜坨镇海北村村北,有着重大意义和文化历史。”今年垦利区两会上,人大代表苟增友建议在海北遗址增设文化展厅,弘扬当地历史文化底蕴。
罗湖美术馆是罗湖区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前身为“罗湖创意文化广场”,建成于2007年,2017年2月,美术馆正式作为政府公益性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场馆分为展馆和户外广场两部分,占地面积8698㎡,建筑面积3848㎡。现有符合国际标准的展览厅6个,学术报告厅1个。主要开展各类展览、公共教育、艺术收藏和学术研究等活动。常设品牌活动有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深圳国际摄影周、“双城墨韵”书法联展、“美的熏陶”系列公教活动等。
原定于2020年1月1日上线的“南通农业扶贫馆”提前于19日正式开通运行,这标志着我市政府采购助力脱贫攻坚政策的正式落地,将极大地促进和方便单位工会和食堂组织支持脱贫攻坚采购。据了解,当天,位于凤凰文化广场6楼的南通农业扶贫馆实体展厅也同步对外开放。
简介: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属下的岭南会展览馆,位于风景秀丽的广州市二沙岛上,宛如镶嵌于翡翠上的一颗宝石,在奔流不息的珠江之畔熠熠生辉。
广州鲁迅纪念馆又称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1924年1月,孙中山在钟楼礼堂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58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把钟楼辟作鲁迅纪念馆并拨款修葺。1959年10月1日开馆。生平事迹陈列室珍藏有鲁迅手稿、文物、照片、资料近万件。
中国展览馆协会为进一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会员单位产生的影响,于2月5日开展疫情对会员单位的影响调查。据调查报告显示,各单位的复工时间都较为延迟,大部分单位预计此疫情将导致单位损失超过100万以上。
针对不同需求的参展商,信可威公司将推出多种展台搭建套餐,包括基础套餐、豪华套餐等,让参展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套餐。
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又称神农草堂,被评为国家级4A景区,创建于 2006年,是全国首家融“天然”和“文化”于一体的半敞开式中医药博物馆,综合展示中华中医药文化、岭南医药、中医药养生、药食同源文化及药用植物种植等方面内容,两期工程总占地面积为25300平方米,游客可在此享受到淋漓尽致的“中医药文化盛宴”。
体现着北京独有壮美秩序的中轴线变成一首“歌”,随着线上高低错落屋顶,时而高昂清脆,时而浑厚低沉;一步之内,看尽百年中轴变迁,在紫禁城的“建筑”里寻找画师留下的秘密……今天,“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中轴数百年风云浓缩在1000平方米展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