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25日发布《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疫情防控实施提档升级措施的通告(第26号)》,该通告明确,第130届广交会将于10月在广州举行,为确保本届广交会顺利举办,决定从即日起至10月20日实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档升级措施。
其中,措施包括,强化入境人员闭环管理,点对点无缝衔接。即日起至10月20日期间,对所有从国外入境人员隔离政策由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7天调整为一律实施集中隔离21天,核酸采样检测频率调整为1、2、3、7、14、17、19、21天;建立快速转运机制,入境人员在外市集中隔离期满14天后返穗的,一律闭环转运至酒店集中隔离7天。
通告指出,从10月21日起恢复原入境人员隔离政策,至10月20日在广州市集中隔离已满14天、未满21天,或在外市集中隔离14天后返穗集中隔离未满7天,且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可转为居家隔离,居家隔离至入境后21天。
通告还指出,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穗人员实施集中隔离14天政策(时间从离开所在地级市开始计算),在1、4、7、10、14天开展核酸检测,第14天双采双检。
上述通告要求,加强封闭半封闭场所防控,加强全市麻将馆、电影院、游艺厅、网吧和体育馆、超市、游泳场等人员聚集封闭和半封闭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以上场所需严格落实人员扫码测温、人流管控、场所清洁通风消毒、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等防控措施。
本届广交会线下展览有7500家企业参展,就规模而言,仍然是新冠疫情下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线下展会。此外,本届广交会设品牌展位11700个,占线下展位总数的61%,将有2200多家品牌企业参展,优质企业占比与历届广交会相比显著提升。
第 92 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将于 2025 年 9 月 26 日至 29 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目前关于展台搭建的相关动态如下。
因应近期东莞、西安等多地出现新发疫情,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旧复杂严峻,为保障参展商、观众与合作伙伴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全力配合宝安区政府及相关单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组委会经内部商讨后不得不将原定于2022年1月5日至7日举办的华南智能制造展会SMF延期至2022年4月7-9日,展会延期后,继续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举办,展馆将调整为13号馆。
为什么要做扶贫展厅?扶贫展厅的设计和制作,它以实物、文字、图片、声光、电等多种形式可以系统展示当地脱贫攻坚心路历程及辉煌成果。近日,广东省佛山市新屋村的重点扶贫产业——百香果种植,是2018年成立的以“村委﹢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的扶贫产业,是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政策的重要抓手。
5G的到来会形成真正的海量数据,万物互联。在这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中,目前上海北外滩虹口区力争今年底实现全区5G网络全覆盖。鉴于目前5G还在探索期,4G网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也在不断完善4G基础设施建设,将弱覆盖地区信号进一步增强。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基本陈列展厅改造提升已全面完成,将于2019年9月30日(星期一)恢复开放。小而美,美而精,精而雅,雅而暖”是此次改陈的指导思想。馆方对展厅、展品、展项进行优化调整,“螺蛳壳里做道场”,在小小的空间里,设计了不少新的亮点。
记者昨天从于山风景名胜公园管理处获悉,戚公祠景区修缮基本结束,进入展陈恢复阶段,力争国庆节前完成全部布展,正式对公众开放。
8月17日,韶关航道文化展厅和党员活动室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韶关航道精心打造党建引领航道文化融合式创新发展得到进一步彰显。
中华姓名博物馆又称南溟黎公祠,如今也被改建为中华姓名博物馆,与图腾博物馆互相呼应。走入博物馆,便受到两旁一个个雕塑人像的“夹道欢迎”。这里陈列着100个百家姓氏始祖的雕塑,栩栩如生。博物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横亘”在祠堂正厅的巨型字典———长5.6米,宽3.4米,共53页的《起名字典》。这本要三个人一起才能翻动的字典,记载了各个姓氏的来源、变化及意义,是一本起名字用的工具书,据称正准备申报“世界上最大的字典”的吉尼斯纪录。
文化展厅有助于宣传展示,展厅起到宣传展示的功能,尤其是市文化展厅对于青少年宣传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昨日,为响应全国科技周活动,充分展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成就,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8月23日-29日,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将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技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科技战疫 创新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