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的展厅设计风格,其视觉效果无异于一个人的外形打扮,它是用户对你的产品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用户接下来的使用体验,展厅设计的风格确定尤为重要,在确定展厅风格的时,要结合企业特点、主题以及装修意向来进行初步的设计风格,在此基础上集合空间功能方面的基础需求以及理念的提炼再加上一些创造性的思维想法,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有企业独特风格的展厅了。
1、企业特点
任何企业展厅都是展现企业自身形象和特点的,而且企业一般都有自身的特点元素和风格,在展厅设计的时候把这些企业元素融合进去,让企业展厅和企业实现和谐统一,做到很好的融合性和完整性。
2、展示主题
企业展厅设计方向都是围绕着展示主题展开的,在展厅的设计阶段,应将企业的展示需求、元素逐个消化,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展厅的风格及主题的大致结构。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展项进行规划设计,在遵守展厅整体设计风格的同时,又兼顾独有特色。
3、企业文化
在企业展厅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将企业的文化理念融入其中,贯穿于整个展厅,一个优秀的企业展厅需要有专业设计团队的精心打造,好的展厅设计公司会全面深入了解企业,深挖企业文化内涵,使企业展厅更有血有肉地展现给大家,不仅仅是有形的展厅形象,更能感受到企业精神层面的深层次内涵。
4、企业标识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合理、规范的运用企业标识,体现企业特性的同时又能取得特色鲜明的展厅设计风格。另一方面,展厅的主色调在结合企业标准色应用的同时,更要在其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延伸,使整个展厅的风格将与企业的整体风格相符,同时又能在展厅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
5、创意思维
对企业展厅进行设计的时候,总要有点让人眼前一亮有创意的东西。因此展厅设计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还要对企业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才能充分利用创意思维对其形象和文化进行再造。
如何确定企业的展厅风格,更多的是要好好与专业的展厅设计公司设计师沟通,更多贴合企业品牌形象和未来发展规划。
虚拟展厅设计的目的是向人传递一定量的信息,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提到人因要素,自然就会想到展示信息传达的接受者——参观者,参观者分为专业观众和一般观众。专业观众是带有专业针对性的参现者,具有目的性和权威性;一般观众其数量较多,成分复杂,目的为求知、求新、欣赏、娱乐.不同的参观者具有不同的参观心理和不同的参观目的。
企业展厅是最近比较热门的展示企业形象的方式之一,很多企业在找合作的展厅设计公司时,会考虑很多,担心其设计没有个很好的设计理念,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所以展厅设计公司想要完美的展厅设计效果,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设计理念。
很多企业想做品牌展厅,但并不知道如何去选择展厅设计施工公司,由于网络时代,可供选择的公司太多了,怎么从线上和线下市场挑选展厅设计公司,其实很简单选择一家展厅公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参考,公司实力、口碑、服务、案例这些方面去考虑,其实企业侧重公司实力和设计能力,还有结合自己的价格预算,也有公司做展厅,设计和施工不同公司,其实也可以的,那么本文就选择展厅设计公司进行简单阐述。
对于企业来说,展厅是企业用来展示整体形象和产品的地方,而随着近些年科技的发展,展厅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呈现的机会越来越多,是不是做企业展厅就必须用多媒体技术,其实,不管是什么行业的展厅都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来呈现企业文化和产品,主要是看企业的展厅设计需求和预算,一般运用比较多的多媒体技术的展厅行业是高科技行业、产业园、规划馆等大型上市企业的展厅或者政府投资项目,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更多的呈现科技的无限性。一般这种展厅设计和施工花费可能上千万或者大几百万,毕竟多媒体技术是比较昂贵的技术手段。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近年来,中国风被广泛应用于流行文化领域,企业展厅不仅仅是产品的展示,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展示,那么当企业展厅和中国风相碰撞,大部分应用在传统企业,或者与文化相关的企业更注重这块,而且中国风一直很流行,那么“中国风”式展厅如何设计?
数字展厅是近几年在展示行业比较火的新技术,数字展示方式大大提升了企业展厅的科技感,也让展示形式更多样化,本文就数字展厅常见的展示方式简单介绍,供大家在设计企业展厅有所参考。
对于展馆来说,一个好的展馆设计极好的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各项活动的更好的举行,甚至是地标性质的存在,那么在深圳做展馆设计要注意哪些方面?
对于企业来讲,展厅可以算是企业形象招牌,不仅作为企业产品、文化、发展的展示场所,设计好不好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那么对这块展示内容的设计,应该大范围上包括那些。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有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大众的文化自信,与工业化的挖掘和发展密不可分。目前,非遗校园活动的内涵、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在校园内建设非物质文化展厅,培养教师和学生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从而提高他们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