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限制了部分城市市民参馆需求,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享受在手机端或pc端享受参观博物馆,随时随地,只要你想看,通过现有技术就可以看到,前提是当地博物馆已开发了网上展厅,日前,在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的市城建档案馆网页中和单位公众号上,开通了“德州市城建档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网上展厅,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即可浏览、了解城市建设的历史文脉、影像德州、城市演变、城建档案等内容,满足人民群众疫情防控期间的居家文化生活需求。
德州市城建档案馆展厅
据了解,德州市城建档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自2019年国庆节落成开放以来,先后接待社会各界及中小学生近300余人。疫情发生后,德州市城建档案馆第一时间采取了临时闭展措施。开通后的网上展厅,既可以丰富市民居家生活,又可以有效遏制病毒传播,阻止疫情蔓延势头,给当前的疫情工作带来积极的防控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待疫情防控工作符合公开接待观展时,市城建档案馆将重新面向社会开放。
2019年9月27日,作为德州市城建档案馆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重要内容,德州市城建档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落成向社会开放。该基地以城建档案史料为基础、以传承城市建设文明,讲好城建档案故事为主题,宣传城建档案社会重大意义,通过珍藏的历史文档、珍贵老照片,全面展示城市建设成果,成为人们纵观城市发展、展现城市变化的“活化石”,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城建档案工作,理解支持城建档案事业,充分体现新时代城建档案社会价值和历史文化科普教育责任与担当。
德州市城建档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展览面积200余平方米,展区分布设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批示、“守初心、担使命”党建工作展厅、“城市记忆”主展厅、实物陈列厅、清朝宣统三年德州地图沙盘展台共五部分,共展出馆藏珍贵图片207幅,历史影像近100分钟,档案实物15件,其中较大部分史料图片属首次向社会展示。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9月26日,在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媒体开放日活动上,展交中心VR云展厅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正式面向大众开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启展示交易大平台。
简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是岭南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唯一汉代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其中“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 金铭文虎节、印花铜板模、平板玻璃铜牌饰等文物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南越王墓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入选国家AAAA级景区,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南越国遗迹》与《海上丝绸之路》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白云区民俗文化博物馆,平和大押的修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地保留平和大押的历史原貌,重现当年“广州最豪华当铺”的英姿。
2021年下半年,随着中国疫情形势的有效控制,经济生活有序恢复,居民消费活动日渐活跃,皮革行业内需市场销售逐季改善。
自2020年11月16日开始,冀州博览馆正式对观众免费开放,展馆面积9218平方米,共分为三层:一层为博物馆(包括冀州历史 冀州名人和冀州非遗三个展厅)、二层为规划展览馆、三层为美术馆。馆内形式多样的展览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冀州人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冀州市民开始享受到免费公共文化活动所带来的福利。
大元帅府旧址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元帅府旧址为依托建立的遗址性纪念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是依托广州大元帅府旧址筹建的旧址类纪念馆,广州大元帅府旧址的前身是兴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广东士敏土(水泥)厂办公楼,因孙中山民国六年(1917年)和民国十二年(1923年)两次在这里建立革命政权而得名,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海珠区博物馆为砖木结构,分为前后两进,东西两厢,呈正方形,座北向南,青砖围墙,建筑多用木雕、砖雕、壁画装饰,极具岭南建筑特色和艺术价值。该馆与邓氏宗祠同为一址。邓氏宗祠建于1895年,占地4700平方米,为邓世昌之母为纪念爱子,用清政府的抚恤金将祖居扩建而成。故又称之为邓世昌纪念馆。
在展位设计搭建中,细节处理至关重要。从展台的材质选择到灯光效果的调试,都需要精益求精,确保展台的整体效果达到最佳。
在天津津南区的海河之滨,一座由32个12500平米的单层无柱展厅构成,室内外总展览面积55万平米的大型生态智慧展馆已拔地而起,即将于6月24日正式启用。 天津国家会展中心是商务部和天津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同时也是优化国家会展业发展战略布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辐射“三北”地区、打造全球会展新高地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