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运用到日常。1月6日,上海博物馆与科大讯飞、阿科瑟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三家前沿科技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迈上“智慧场馆”建设的快车道。澎湃新闻获悉,上海博物馆此前根据自身特点提出AI展厅导览和AI文物科研两方面场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建设方案被确认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个试点应用场景之一。
在当今时代,科技越来越多进入生活,也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比如敦煌研究院通过多年的文物数字化保护探索,建立了敦煌石窟数字化档案;各大博物馆也纷纷推出智能导览、网上虚拟展厅、VR互动等,提升公众的观展体验。
上海博物馆在打造智慧场馆的设计方面也迈上了新台阶。1月6日下午,上海博物馆分别与上海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阿科瑟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三家科技企业和单位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人工智能及智慧文化场馆建设等相关的业务合作。
2019年4月,上海市经信委征集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上海博物馆根据自身特点提出AI展厅导览和AI文物科研两方面场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建设方案得到专家认可,并被确认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个试点应用场景之一,已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发布。
文章来源:官方平台《上博将打造“智慧场馆”:AI展厅导览和AI文物科研先行》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图片来源网络。
深圳自有品牌展Marca China将于2023年6月7日-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再续华彩篇章。
地方文化通过展厅这种展现形式更好与观众发生交流,地方文化特色是当地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当地民风民俗的浓缩品,建设展厅更好的将这种文化留存并传播下去,近日,8月6日上午,粤西航道文化展厅正式启用。为讲好粤西航道发展故事,2019年初,粤西中心党组决定建设粤西航道文化展厅。
时隔170余天后,故宫博物院的室内展厅再次打开大门。珍宝馆、钟表馆和慈宁宫、东西六宫等常设展厅一早开门迎客,午门雁翅楼展厅、武英殿和文华殿等临时展厅则将随着新展览逐步恢复开放。
据外媒报道,目前凯迪拉克的客户可以访问其在线网站,进入数字展厅,通过互动式交流从产品专家那里了解自己想要的汽车的特性和规格。因此凯迪拉克的经销商也可以非常快捷地从产品专家处了解到客户信息。
近日有这样一则新闻,5月16日,“周末赶集”公益活动在黔东南黎平县生态农产品展销中心如期举行,前来购物的群众络绎不绝,别具黎平特色的生态农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在黔东南黎平县生态农产品展销中心的出现,发展当地生态农产品经济。
自2020年11月16日开始,冀州博览馆正式对观众免费开放,展馆面积9218平方米,共分为三层:一层为博物馆(包括冀州历史 冀州名人和冀州非遗三个展厅)、二层为规划展览馆、三层为美术馆。馆内形式多样的展览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冀州人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冀州市民开始享受到免费公共文化活动所带来的福利。
2022年5月12日,环球资源宣布,2022环球消费电子广州展GCES将于2022年12月6日至8日在中国进出口交易会展馆隆重举办,旨在打造全球性消费电子产品展览和交易平台。
10月16日,“谷牧在新沙纪念展厅”在富阳东洲街道新沙村文化礼堂建成开放。12月16日上午,“谷牧在新沙纪念展厅”正式揭展。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近日推出线下线下“日月魅影——日食特展”,如因地域限制,可以先在线上浏览,这种原创科普展览展出形式,其线上内容的丰富和精彩程度远远超过了线下。